天之四灵之一的青龙和东海龙族的联系
起因是有小伙伴在百科发现敖光的图腾和四圣兽中的青龙图腾是一样的(这细节不得了啊,点赞点赞)
我就想起了之前@萨摩小王子 整理的龙龙资料,因为各种原因他没有发出来,但因为我当时要给瀚墨打印相关文章当礼物所以我找他要了一份。
下面是青龙和敖光之间有直接联系的一些考据资料:
龙王是中国古代龙神崇拜,海神信仰,结合佛经中的龙王的产物。
龙王的来源有二:
①佛教的传入
②中国人崇龙心理和尊王心理的渗透融合
青龙(苍龙)
天之四灵之首,东方之神。起源于6500年前,中国可考的上古正神之一。先民非常崇拜星宿,认为东方七宿的形状极像神龙,东方属青色,所以尊为“青龙”,代表着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和东方七宿。故有“天神之贵者,莫贵于青龙”。后来汉代五行学说兴起,青龙又象征了春季、甲乙(代表第一顺位)。东汉思想家王充认为龙族起源于青龙星宿,将青龙作为感生龙族的始祖。《哪吒之魔童降世》中龙王敖广在传统神话里就是正统青龙信仰的代表之一。东海青龙王敖广产生于唐宋时期,可以合理推测敖广就是东方青龙神的子孙。敖广之子敖丙自然也是东方青龙神的子孙。
《淮南子》:“天神之贵者,莫贵于青龙。或曰天一。”
《史记·封禅书》:“天神贵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东南郊。”
《太玄金锁流珠引》:“东方青龙祖孟章,……龙之初祖。后有龙之子孙,各以分姓。”
道教中的龙王文化
道教源于上古宗教,吸收了春秋战国的阴阳五行说和升仙思想,形成于东汉末年。上古神话中龙是通天龙神,道教早期也把龙当做兴云布雨的神。直到佛教将龙王据为己有,道教才醒悟过来,大力争抢龙神,奉为龙王。
当佛教的龙王逐渐渗透进中国古代社会后,道教奋起直追,将道教中的中国本土龙也升为龙王,创造出了纯中国血统的龙王,中国龙王兴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道教的龙更中国化,更受百姓欢迎,赶超了佛教。佛道两教争着宣传龙王,百姓崇拜龙王,封建帝王多次以政府行为册封龙王,使龙的地位大大提高,成为信仰最众的神祇之一。
道教《太上洞渊神咒经》中列有
①以方位划分的五帝龙王:东方青帝青龙王,南方赤帝赤龙王,西方白帝白龙王,北方黑帝黑龙王,中央黄帝黄龙王,是八卦中“五行”的体现。起源于战国时期的五龙神信仰,唐玄宗祭祀五龙神。宋徽宗封五龙神为王,龙神正式成为龙王,
道教《太上洞渊神咒经》中列有
②以海洋划分的四海龙王:东海青龙王、南海赤龙王、西海白龙王、北海黑龙王。是中国古代四海神信仰,龙神崇拜,再结合佛经中的“龙王”的产物。四海龙王是海洋之神,有很大的自治权。在中国以东方为尊位,周易里以东为阳,所以东海龙王是四海龙王之首。
③还有江河龙王、井龙王等。古人认为,凡是有水的地方,都有龙王驻守。大江南北,龙王庙林立,
佛教龙王的名字全是梵文翻译过来的,而“敖”姓四海龙王,则是浓厚的中国本土味,四海龙王和五帝龙王正是由中国本土龙神演变的龙王。
补充阅读:
龙王与佛教的关系
公元前五六世纪印度的悉达多·乔达摩创立佛教,他就是佛教的释迦牟尼佛祖(如来佛)。后来佛教经西域传播到中国,为了能在中国立足,佛教大幅度地中国化。龙王一词的产生就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的事。佛教在汉晋传入中国,于南北朝时期发展鼎盛,给中国龙又注入了佛教的内容,由原来的神兽变成了人格化的龙王。
一方面,佛经中的“那迦”与中国龙有很大区别,“那迦”头型酷似眼镜蛇,是一种无足,无角,有剧毒的水属精怪。天敌是金翅鸟(在中国又称大鹏),金翅鸟每天要吃一条大“那迦”与五百条小“那迦”,后来“那迦”皈依佛陀,得袈裟护体,才免遭金翅鸟吞食。
另一方面,在古印度的“天龙八部”中,那迦于水中称王,有宫殿,拥财宝,有行云布雨的能力,是佛的护卫者,跟中国龙有相近的地方。佛教为了传教,在术语上尽量靠拢中国龙。翻译佛经时,将那迦译成“龙”或“龙王”。中国百姓本就以中国龙为神灵,也就接受了佛教中的“龙”,由佛经而演绎出了龙王龙宫。


少女心拯救世界 218人订阅
© 本文版权归作者 少女心拯救世界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来自一本漫画
评论
请先登录再发表评论
0/300字 发布
热门
展开更多热评
最新
展开更多评论
触底啦~
第一个发表评论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