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冷面玉龙的猜想】--敖乙是玉勾龙吗
今天的预告真的太有料了。敖丙的豆豆眼,额头的灵珠成了问号,脑子里二哥还是一如既往的沙雕表情,在配上“冷面玉龙?”这是个什么情况?信息量爆炸了好吗。
我脑补了一个剧情。丙丙被卡在石柱子里,这场景就是虹跟丙丙谈话的那里,“你个小龙崽子一旦出去绝对活不过两刻”,就是这里了。聊天模式进行时。
丙丙:这是什么地方?
虹:这里是我们躲避灾难的地方。
丙丙:躲避灾难?你们是什么人?
虹:在这种地方住着的,可都是曾经被龙族和天庭逼得走投无路的海妖。
丙丙:龙族和天庭?我们龙族怎么会逼你们?你骗小孩儿嘞。
虹:骗小孩儿?哈哈哈,对了,你们东海龙宫的敖乙你认识吗?
丙丙:二哥!?你们是不是也抓了我二哥?你们把我二哥怎么样了?
虹:二哥?你是?不对,他怎么可能是你二哥?难道你也是东海龙王的儿子?不可能啊,龙族早就被天庭控制了根本不可能在 有龙子诞生!你个小孩儿不要骗婆婆。
丙丙(对了,我不能暴露我的身份,看来她知道二哥的下落,为了找二哥,不如这样......)
丙丙:我和他是拜把兄弟,怎么啦?有问题吗?
虹:拜把兄弟?哈哈哈(诡异的笑),他那个桀骜不驯傲娇冷酷铁石心肠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德行会有拜把兄弟???
丙丙:你胡说什么啊,我二哥明明是逗比沙雕中二可爱型的。
虹:嚇,你知道他的绰号吗?千年前,江湖人称“冷面玉龙”的就是他,东海龙宫二太子敖乙!
丙丙的卡姿兰大眼球逐渐变小成了豆豆眼,脑子里浮现出二哥小时候的逗比样子,他怎么也无法把二哥和“冷面玉龙”画上等号。好了,脑补的沙雕二哥说完了,现在来说正事。“玉勾龙”,不知道有人听说过没有,没错我今天想要说的正事就是这个玉勾龙。
玉勾龙是1971年内蒙古赤峰市博物馆从三星他拉村征集的青玉大龙,是红山文化典型玉器中的著名代表,考古专家们断定此龙为5000年前的红山文化玉器,是中国最早的玉龙,于是将其命名为中华第一玉龙”。华夏银行的标志,即取材于此龙的形象,寓意弘扬华夏文化。龙是华夏民族创造的体现民族精神之魂的寓意性形象;搏击四海、升腾向上的龙是华夏银行的精神象征。
说到玉勾龙的命名还有段曲折的经历。因为此玉龙外形似英文字母“C”,最开始玉器典藏届将其命名为“C形龙”,既不准确,也不恰当。说玉龙是“C形龙”,只是看其右侧面象“C”,若看其左侧面,则非为“C”形,便名不副实、失之准确了;而尤为不当的是,“龙”乃中华民族的先祖图腾,堂堂中华的象征标志,竟然用外文字母命名,简直羞煞祖宗!
准确而恰当的为“中华第一玉龙”命名,确有难度。于是经过专家多方论证研究结合玉龙本身的形象特征和其中华民族图腾象征意义最后被命名为“玉勾龙”。当今被考古界定论为夏朝遗址的二里头文化陶器上,便绘有“长身龙”,龙身修长、弯曲如勾,可称“勾龙”。“勾龙氏”为夏人的祖宗——禹皇,“勾龙”当为夏族的先祖图腾,因此,中国第一个世袭帝制皇朝——夏朝的图腾即为“勾龙”。夏朝为中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个统一国家,夏朝的国家图腾即“勾龙”,当然也是华夏民族的先祖图腾。由此,将“中华第一玉龙”正名为“玉勾龙”,可谓形神兼备,实至名归。改掉洋名,返祖归宗,作为弘扬中华玉文化和龙文化,一举两得,皆大欢喜。
了解了玉勾龙,那么玉勾龙和敖乙有什么联系呢?我们来看看敖乙的图标。
敖乙的图标和华夏银行一样取材玉勾龙。这一点真是太令我欣慰了。想起龙王敖光的青龙图标,在加上中华第一玉龙敖乙,知道了作者的这些设定我太开心了,我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接下来就让我们等待作者们给我们呈现精彩的龙族大戏吧。
至于丙丙这条龙是什么设定,只怪他太小,他的图标是一条可爱的小奶龙,目前还没看出端倪,不过看看老爸和二哥的设定,以饺子的脑洞丙丙的设定只怕是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范围。


龙宫守护者 63人订阅
© 本文版权归作者 龙宫守护者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来自一本漫画
评论
请先登录再发表评论
0/300字 发布
热门
展开更多热评
最新
展开更多评论
触底啦~
第一个发表评论呦~